哈喽,大家好,各位正在准备遴选或是想要准备遴选的小伙伴可以看过来了,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遴选机构,这是高效备考的一个大问题。
选好了才能做到提分的高效化!选劈叉了,还可能让自己在考试中被竞争对手按在地板上摩擦。
作为一个遴选考了三年才上岸的过来人,我想说,选对遴选机构真的太,太,太重要了!!!
遴选不像公考那样。考试形式和题型成熟,有定式的题型,市面上的培训机构也都有与之配套的方法,遴选考试的形式多变,有的地方自主招考,有的单位直接面试,还有的会有笔面之后的专业能力测试,针对性也不同。所以根本就不要想着走捷径,也别脑袋一热直接去报了线下那大几万的培训班。你想想,你在基层都干了五年,你去找老师是不是要找比你工作年限高的,至少也得是个市直机关单位工作过的吧。要不他还没你资历老,教你什么?更别说省直遴选和中央遴选了,门槛这么高,动动脑子想想线下有几个合格的老师。所以我在备考遴选的时候直接就去冲了线上机构,但是线上机构的水同样很深,那如何选到好的机构,就变得尤为重要了。
今天呢,主要跟大家聊一聊开岸和中公这两个机构该如何选择,从课程体系的设置、辅助资源和课程体验三个角度来跟大家分析对比一下。
第一,课程体系的设置
开岸遴选的话,包括中央和省直遴选,但是分A版和B版,两者是有差别的,大家除了可以看到对应的省份不同之外,具体该怎么选择,到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咨询一下老师。
开岸的课程安排分为三个阶段,一是基础夯实阶段,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了解;二是专项密训阶段,加强巩固第一阶段学习到的内容;三是冲刺拔高阶段,主要是精讲2套遴选真题套卷。
中公遴选也分为中央和省直遴选,没有分A版和B版,但是也是以省份划分购买课程的,大家选购的时候,需要咨询老师的。
中公的课程,分为五个阶段,阶段一是基础讲练班,包含备考策略规划和专项模块讲练;阶段二是专项刷题班,主要就是专项模块刷题;阶段三是套卷闯关班,主要就是套卷刷题了;阶段四是遴选时政热点纵论;阶段五是特色专项能力拔高,主要是针对某一项进行讲解提升。
从课程体系来看,中公的课程内容更多更详细一点,但是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课程很琐碎,适合战线拉的比较长的同学。开岸的课程内容偏少偏精短一些,这样的话,就是基础的部分讲的比较快,重点部分就会讲的多一些,针对性强,更适合找不到重点,想快速提升的同学。
第二,辅助资源。
开岸遴选的课程服务包含专属答疑督学,学习计划备考指导、电子讲义和写作批改,他的课程有效期是一年,服务期持续到第一次考前。除了这些,还配备一些教辅资料,例如《遴选政策理论+时政热点》和《遴选热点规范词》,资料比较全面,但是有点麻烦的就是这个是电子的,需要自己打印。开岸的配套服务有写作批改这一项,不过次数不多,大家选购的时候要合理安排使用时间。
中公遴选的课程服务有超值配套服务优质辅学、时政热点纵论、历年试题班、班主任微信群、教辅配送和一些补充资料,这些补充资料包含文章写作素材合集、公文写作素材合集呀等等,资料还挺多,还是纸质资料,同时还可以给你提供贴心配送服务,中公的没有批改写作服务这一项。
助教和售后呢,这两家我都去咨询过,大差不差,简单的问题是都可以解决的,就是有的时候回消息会慢一点。
第三,课程体验
先说开岸,开岸的话,第一,老师的资历还是比较深的,会从工作实际的角度出发分析解决考试中会遇到的所有题型,技巧啥的还是挺实用的。第二,课程内容主抓重点部分,基础的部分老师也会把重点直接带出来,重难点高频考点都会反复提及,帮助理解记忆。第三,就是那个批改了,我觉得遴选写作是很重要的,老师批改写作不单纯就是标注一下什么的,会给一些指导意见,对我来说是蛮实用的。
再说中公,中公的话,第一,老师的资历有深有浅,不能完全保证,因为不同阶段讲解老师不一样,给我的感觉就是有的好,有的不行,所以有点参差不齐的。第二,课程内容中规中矩的,基本上能满足市直遴选的备考需求,听起来感觉也没啥大问题,就是有点慢,然后课程多,我就感觉看着那个课就会觉得看不完。第三,他家没有批改服务,还是很可惜的,不过资料用起来还是很不错的,我买了挺多他家的教材和题库的。
综合来讲呢,
开岸的课程就是给人一种精炼的感觉,老师对遴选真题的研究比较透,对于考点把握也很熟悉,批改比较给力,对于自身有薄弱处找不准提升方向的考生,开岸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了。但是开岸只有线上课,目前没有开设线下班。
中公的线上课程比较长,备考模式也比较传统,虽然涵盖的也比较全,但是相同的遴选课程完全不如他自己旗下的线下班,中公的线下比线上做的好多了,想要选线下的朋友,可以试试中公。